来自北海道大学、北海道大学博物馆、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蒙古科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恐龙物种,它的睡眠姿势似乎与现代鸟类相同。

蒙古戈壁沙漠出土的化石表明一些恐龙的睡眠姿势与现代鸟类相同

在他们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化石的发现地点、化石的状况以及标本在死亡前折叠的独特位置。

直到最近,阿尔瓦拉慈龙科(一群小型兽脚类恐龙(肉食性双足恐龙))的成员还被认为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现在,它们被归类为手盗龙类恐龙,一种非鸟类但仍然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到现代鸟类。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阿尔瓦拉慈龙科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 Jaculinykus yaruui。它的意思是“快速的小龙”,并且与具有多种鸟类特征的龙族有血统。

该化石是在蒙古戈壁沙漠巴伦戈约特组(Barun Goyot Formation)的挖掘地点发现的,埋藏在一个叫内梅特(Nemegt)的岩石中。在过去的几年里,该遗址出土了许多恐龙化石。新发现的化石可追溯到大约 7100 万年前。该团队称其状况非常好——几乎是完整的 3D 保存化石。

研究小组估计,这只恐龙活着时身高接近一米,体重约 30 公斤。然而,这块化石最有趣的是它的位置。它似乎已经习惯了小睡,脖子和尾巴弯曲,以便躺下更舒服。它的后肢也折叠在骨盆下方。这个姿势与现代鸟类的睡眠姿势相似。这一发现表明,手盗龙的睡眠姿势可能与现代鸟类相同。

先前的研究表明,现代鸟类在睡觉时会蜷缩起来,这既是一种舒适的方式,也是为了保存热量。这一发现表明手盗龙在睡觉时也试图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