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识别是自我形象和社交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进的数字技术时代,我们面临着有关沟通和身份的有趣问题。改变我们的面部身份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自我”意识和与他人的互动?

变形面部技术揭示自我识别的界限

这些问题正是冲绳科学技术大学(OIST)控制论人类工作室的研究员笠原俊一博士正在研究的,他利用面部图像的实时变形(将我们的脸变成别人的脸,反之亦然)。该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是冲绳科学技术大学和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联合研究的平台。

Kasahara博士和他的同事利用运动视觉同步(即人的身体动作与从这些动作接收到的视觉反馈之间的协调)研究了面部识别的动态。

他们发现,无论我们是否影响自我形象的移动,我们对面部的认同程度都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的主动感或主观控制感不会影响我们对自我形象的认同程度。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主体对身份认知的影响

通过使用显示器和摄像机的心理实验,科学家们调查了“自我认同界限”在哪里以及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界限。参与者坐下来,被要求看着屏幕,屏幕上显示他们的脸部逐渐变化。

在某个时刻,参与者可以注意到自己的面部特征发生了变化,当他们感觉到屏幕上的图像不再是自己时,他们被要求按下按钮。实验是双向进行的:图像从自己变为他人,他人变为自己。

笠原博士解释说:“这就像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的脸,当你移动它时,你就会认出自己,但你的脸会慢慢发生变化,直到某个时刻,你就会意识到这不再是你了。”

研究人员研究了三种运动条件如何影响面部边界:同步、异步和静态。他们假设,如果动作同步,参与者会更大程度地认同图像。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无论动作是否同步,他们的面部身份界限都是相似的。此外,与面部运动的图像相比,参与者更有可能认同自己的静态图像。

有趣的是,变形的方向(无论是从自己变成他人还是他人变成自己)影响了参与者对自己面部边界的感知:当这些图像从自己变成他人而不是从他人变成自己时,参与者更有可能认同自己的面部图像。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面部运动的主动感不会显著影响我们判断面部身份的能力。

“以深度伪造为例,它本质上是一种异步运动。当我保持静止但视觉表现移动时,就会产生一种异步情况。即使在这些深度伪造场景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与自己的身份联系,”Kasahara博士解释道。

“这表明,即使我们看到的是假的或经过处理的图像,例如,别人用了我们的脸,我们仍然可能会认同那张脸。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我们在数字时代对自我和身份的认知的重要问题。”

身份如何影响控制感?

那么反过来呢?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如何影响我们的自主感?笠原博士与立教大学心理学教授文文博士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文文博士专门研究我们的自主感。他们研究了通过面部特征识别自己如何影响人们对自身动作控制的感知。

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在屏幕上观察自己的脸或他人的脸,并可以互动和控制面部和头部运动。他们被要求观察屏幕约20秒,同时移动面部并改变面部表情。

面部运动要么仅由参与者自己的面部和头部运动控制,要么由参与者和实验者的平均运动控制(完全控制vs.部分控制)。之后,他们被问到“你觉得这张脸有多像你?”和“你觉得这张脸有多大的控制力?”

同样,主要发现也很有趣:参与者报告称,他们对“他人的脸”比对“自己的脸”有更高的自主感。此外,控制他人的脸比控制自己的脸更能产生各种面部动作。

“我们为参与者提供了一张不同的脸,但他们可以控制这张脸的面部运动——类似于深度伪造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将运动转移到其他物体上。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让我们超越了简单地照镜子的传统体验,使我们能够解开并研究面部运动与视觉识别之间的关系,”Kasahara博士说。

“根据之前的研究,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我看到自己的脸,我会对它有更多的控制感。相反,如果那不是我的脸,我可能会觉得控制力减弱,因为那是别人的脸。这是直觉的预期。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当人们看到自己的脸时,他们的自主感会降低。

“相反,当他们看到另一个人的脸时,他们更有可能感受到一种主导感。”这些令人惊讶的结果挑战了我们认为自己知道如何在图像中看待自己的观念。

笠原博士强调,社会对技术的接受度对技术进步和人类进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与人类进化之间的关系是循环的;我们共同进化。但对某些计算机技术的担忧可能会导致限制。我的目标是帮助促进社会接受,并更新我们对人机集成技术相关的‘自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