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背景下,未来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与其适应和恢复各种灾害造成的冲击和变化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复原力已成为一个基本概念,《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等框架就是例证。

全球五个城市复原力相关政策和地方实践的比较研究

联合国还出版了几本指南,概述了建设抗灾城市的途径。这反映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相互关联和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级联和非平稳风险所带来的复杂挑战。

尽管这些举措的全球化性质有助于调整未来的复原力目标并在国家层面制定复原力战略,但它引发了对其在加强当地风险管理和实践方面的有效性的批评,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国家。

这些批评强调了长期的治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因殖民遗产、不同的治理文化和方法以及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相关的经济挑战而加剧。

《景观设计前沿》中的一项研究通过考察全球五个示范城市的抗灾能力相关政策和当地实践,对抗灾之旅进行了比较分析:开普敦(南非)、大曼彻斯特(英国)、长沙和汶川(中国)和圣胡安市(波多黎各)。该作品的标题是“迈向灾害抵御力城市:全球五个城市的抵御力相关政策和当地实践的比较研究”。

基于以往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框架,将城市系统的弹性分解为七个密切相关的维度:社会/社区、技术/基础设施、环境-气候、经济/民生、政治/治理、文化/世界观和城乡-空间。

该框架对于理解灾害风险和提出抗灾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三个重要意义。

首先,它承认影响灾害风险和复原力的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其次,这七个维度提供了对风险和复原力路径的见解。第三,抗灾城市的理论探索需要顶层设计的视角和对城市机制作为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的系统认识。

这项研究整合了政策分析和当地实践检验,为不同城市环境下的复原力路径提供细致入微的见解。在抗灾政策框架内对开普敦、大曼彻斯特、长沙、汶川和圣胡安市这五个案例城市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应对灾害风险和建设抗灾能力的不同方法。

开普敦在水基础设施适应方面的韧性、大曼彻斯特注重气候适应和多部门合作、长沙强调政府主导的规划和社区参与、汶川多方面的灾后恢复方法以及圣胡安市应对各种城市灾害风险的共同强调政府、财政支持和社区参与对于增强复原力的重要性。

然而,大多数案例城市的一个共同趋势是对文化/世界观和城乡空间维度的考虑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政府规划中。弥合这一差距对于有效管理直接技术风险和减轻相互关联的社会风险的影响至关重要。此外,尊重传统观念可以促进社区参与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从而增强城市的韧性。

总之,这项研究得出的见解为世界各地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不断追求有弹性和可持续的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