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堕胎监测可以保护生计并检测新出现的全球病原体
坦桑尼亚用于报告牲畜流产的小规模监测系统可以帮助保护生计并提供有关潜在牲畜与人类感染的见解。
这项研究由华盛顿州立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合作领导,并作为经过审查的预印本发表在eLife上,被描述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其令人信服的发现对兽医学、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领域具有潜在的意义。
流产造成的牲畜损失是全球畜牧业的一个主要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通过感染传播对公众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牲畜流产对世界上最贫穷的牲畜饲养者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因为直接损失了高质量的食物来源以及牛奶或肉类销售收入的减少。然而,目前有关牲畜堕胎的信息有限,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研究人员在坦桑尼亚北部五个地区的15个行政区建立了一个试点牲畜监测系统,其中包括牧区、农牧区和小规模牲畜饲养者。牲畜现场官员(LFO;相当于准兽医的政府雇员)接受了有关牲畜堕胎安全调查的培训,并被要求报告任何堕胎、死产和围产期死亡事件。
如果可以在堕胎事件发生后72小时内对病例进行随访,则可以从堕胎母体中收集血液、乳汁和阴道拭子以及胎儿和胎盘的组织和拭子样本进行进一步调查。这些都经过了广泛的感染原和抗体的测试。
2017年至2019年间,15个区中的13个区的150户家庭报告了215起堕胎案件。在这215个案例中,70%是由三个(20%)LFO报告的。大多数堕胎在两天内得到调查,没有一例在四天后得到调查。仅分别在24%和34%的病例中收集了胎盘和胎儿组织,通常是因为没有找到这些组织,但在99%和78%的病例中收集了阴道和乳汁样本。
尽管仅提供有限数量的堕胎数据,但结果揭示了对可能的模式和原因的重要见解。例如,在旱季,非本土杂交或外来动物的流产比本地品种的流产更为频繁。
据报道,超过五分之一的流产水坝曾经历过一次流产,其中一些水坝经历了多次流产损失,这可能表明遭受反复流产事件的动物可能患有慢性感染,需要将其从种畜中移除或阻止其使用作为食物来源。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多样性、单一健康与兽医学院比较流行病学教授莎拉·克利夫兰(SarahCleaveland)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规模相对较小,牲畜堕胎监测也可以捕获有关牲畜病原体(包括人畜共患病原体)的宝贵信息。
“此外,我们的试点项目展示了农村地区牲畜流产监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并强调让现场官员参与、建立实用和强大的现场样本收集以及确保及时报告病例和结果反馈是有效性的关键要素。”
该研究强调了接触人畜共患病原体的潜在风险,这种病原体可能会从牲畜传染给人类。在检测到传染源的病例中,79%是人畜共患,其中近四分之一的病例中有人协助流产,很可能没有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其中20%是女性且处于育龄期,因此受到某些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较高。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州华盛顿州立大学保罗·G·艾伦全球健康学院和坦桑尼亚阿鲁沙全球动物健康中心的临床副教授菲利克斯·兰克斯特(FelixLankester)说:“有效的牲畜健康监测提供了疾病控制和管理循证方法的关键数据,但需要从多个来源获取可靠、高质量和及时的数据。
“基于事件的监测可以发现预示新出现的人类健康风险的早期事件,而对牲畜流产事件的监测对于识别和预防新出现疾病的爆发具有明显的潜力。然而,关于牲畜流产事件的当前做法、有效性和挑战的信息有限。堕胎监测,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