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柱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就植物长距离扩散(LDD)后的定植机制及相关知识现状进行综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爱丁堡大学。

科学家提出了理解长距离传播后植物建立的框架

该评论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趋势》上。

超出物种范围的LDD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驱动力。尽管LDD事件罕见且难以量化和预测,但它们在生物地理学中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影响生物群组装、对自然和人为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入侵物种的传播。

正如我们所知,扩散只有在成功建立后才有效,但最近对植物LDD的研究往往只关注扩散阶段,这意味着对扩散后建立的关注不够。因此,明显缺乏跨不同分类群和时空尺度的后LDD建立的概念综合。

几十年来,李教授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植物的洲际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地理学和LDD研究。通过广泛的文献研究,该团队总结了植物定植中LDD后建立阶段的当前知识。他们确定了建立成功的六个关键决定因素:繁殖压力;功能特性;极端事件和人为干扰;捕食者、竞争者和共生者;利基灵活性;和阿利效应。

概念视图,显示决定植物LDD和后续建立的因素。图片来源:KIB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LDD后建群的通用量化框架,旨在为LDD后定植研究提供量化理论框架,同时也为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提供手段。

研究人员认为,应将生物地理学、系统地理学和运动生态学相结合,以更准确地揭示LDD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机制。

此外,应研究影响建立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此外,应该在地质(数百万年)和最近(人类世)时间尺度上比较LDD后建立机制的差异。

总的来说,这篇综述提供了概念和定量基线,以填补当前关于建立和促进我们对塑造全球生物群动态过程的理解的知识空白。

“在LDD之后更好地了解建立将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并预测人为变化迅速的时代的未来。它还可能通过减少生物入侵和协助植物运动以响应来帮助减轻这些变化的一些不利影响气候变化,”李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