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法国多个机构的一个地球科学家团队与一位挪威同事合作,开发了一个模型来帮助解释奥陶纪大生物多样性的出现——地球历史上海洋生物学最大规模的激增。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模型中的因素。

模型显示古代海面温度下降可能导致大奥陶纪生物多样性

先前的研究表明,大约4.5亿年前,地球经历了海洋物种数量和类型的大幅激增,这一时期被称为“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时期”。然而,地球科学家一直无法找到海洋多样性突然增加的明确原因,他们的建议包括大气中氧气的增加(由于植物生命的增加)、大陆漂移和流星撞击造成的变化。

在这项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增加是由于全球海面温度下降所致。他们指出,之前的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可能已从平均40°C降至30°C,这对海洋生物来说更加有利。

为了查明变冷是否是奥陶纪大生物多样性开始的最可能原因,研究小组收集了气候模型数据,并将其与化石数据和生态模型的发现相结合,创建了一个新模型,可用于描述大约440至4.9亿年前。

该模型显示,随着大气温度下降,海洋表面温度也随之下降,尤其是在浅海区域。这导致了冷却梯度,水池周围最冷的水和赤道附近的海水变得越来越温暖。研究人员认为,这导致了更有利于海洋生物生存的条件。

他们指出,在奥陶纪大生物多样性之前,海洋温度太高,无法支持太多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大多数此类海洋生物都生活在两极附近。但随着海水变冷,物种会向赤道移动,不同类型的物种会进化以适应不同的温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