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和雄性灵长类动物通常会形成亲密的关系,但并非纯粹出于感情。亲密关系通常是在双方都有明显利益的情况下形成的,其中保护和生殖控制起着关键作用。

灵长类动物为自身利益而结盟研究强调雌性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一项由乌得勒支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LiesbethSterck和哥廷根大学JuliaOstner领导的新研究对这些纽带的形成方式提供了理论见解。这项研究发表在《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上,强调了雌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有些雌性和雄性灵长类动物能一拍即合,形成牢固的纽带,而其他的却不能?长期以来,科学界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这些联系,从纯粹的身体吸引力到根深蒂固的进化过程。

虽然这些想法很有说服力,但大多数关于灵长类动物关系的研究传统上都把男性作为关键角色,往往忽视了雌性在这些关系中可能发挥的关键作用。

双方受益

一个国际灵长类动物学家团队绘制了过去几十年来数百份灵长类动物观察记录,认为雄性和雌性灵长类动物之间的这种“有益的友谊”通常是在双方都能获得某种利益时发展起来的。对于雌性来说,这是关于选择与谁交配。对于雄性来说,这是关于照顾和保护幼崽。

这种动态在雄性不能完全控制雌性且后代需要照顾的群体中尤其重要。这些纽带也最有可能在雄性不是老板且雄性照顾至关重要的群体中形成。灵长类动物学家绘制了数百张早期对黑猩猩、狐猴、猕猴和其他物种的观察记录。

斯特克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联系不仅仅与吸引力和感情有关。”

“它们也具有战略意义。雄性和雌性灵长类动物都会无意识地寻求这些能带来好处的友谊。这些好处可以是保护、更好地获取资源,或确保其后代的生存。进化塑造这些行为,并不需要它们知道这种关系何时或如何产生回报。”

改变关系并分手

研究还表明,这些纽带的性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最初,雄性在交配季节倾向于更频繁地为雌性梳理毛发,但这种动态可能会发生变化。雌性可能会在哺乳期间寻求雄性的支持来保护它们的幼崽。雄性最初可能与雌性建立联系以确保交配权,而在雌性生育后,她可能会依靠雄性来保护自己。

一旦后代独立了,这些纽带通常就会消失,雄性和雌性都可能转向其他伴侣。

然而,如果雌性给予雄性生育多个后代的机会,那么长期关系就更有可能形成。这种稳定的关系在猕猴、狒狒和黑猩猩等物种中很常见,雌性会反复喜欢同一个雄性,而雄性则会提供持续的照顾。这种长期关系通常由互惠互利支持,因此持续的投资对双方来说都是值得的。

人际关系

谈到人际关系,动态关系可能更为复杂。此外,人类通常会形成专一的配偶,而雌性和雄性灵长类动物则保持与多个交配伴侣的习惯。但根据斯特克的团队的说法,灵长类动物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也适用。

“就像我们的灵长类亲戚一样,人类之间的纽带通常包含感情和战略伙伴关系,”斯特克说。“虽然爱和情感联系至关重要,但潜意识中也存在互惠互利的因素,无论是支持、保护还是共享资源。”

斯特克说,即使这些关系的进化基础是建立在长期利益之上的,爱和感情在灵长类动物的结合中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建立牢固联系的动力可能源于进化优势,但爱和感情等情感才是这些联系的启动点。这些感觉就像润滑剂,为维持和加深这些关系所必需的行动和行为铺平了道路。”

未来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的结合理论在动物界的普及程度,斯特克的团队呼吁开展更多研究。他们特别呼吁对类人猿(如大猩猩和倭黑猩猩)和所谓的新大陆灵长类动物(包括狨猴和卷尾猴)进行更多研究,甚至进一步研究生活在永久社会群体中的非灵长类物种,如狼和狮子。

他们还设想这种方法可以为人类配对关系的进化和动态提供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