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报道了在印度尼西亚弗洛雷斯岛发现的极为罕见的早期人类化石,其中包括一块令人惊奇的小成人肢骨。

人类化石记录中最小的臂骨揭示弗洛勒斯人的起源

这些新发现可追溯到大约 70 万年前,为人们了解弗洛勒斯人(即所谓的“弗洛勒斯岛的霍比特人”)的进化提供了线索。2003 年,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古学家迈克·莫伍德教授(1950-2013 年)共同领导的团队在该岛西部的梁布阿洞穴发现了弗洛勒斯人的遗骸。

考古学证据表明,这些身材矮小、脑容量较小的人类早在 5 万年前就居住在梁布阿,而那时我们自己的物种(智人)早已在南部的澳大利亚定居。

关于弗洛勒斯岛神秘人类的起源,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最初有人假设弗洛勒斯人是早期亚洲直立人的侏儒后裔。

另一种理论认为,“霍比特人”是来自非洲的更古老的类人猿的晚期残存,这种类人猿的出现早于直立人,而且本来就身材矮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候选者包括能人或著名的“露西”(南方古猿阿法种)。

除了 Liang Bua 之外,人类化石仅在弗洛勒斯岛的一个地方发现过:洞穴以东 75 公里处的 Mata Menge 露天遗址。该遗址位于人口稀少的 So'a 盆地热带草原,之前曾出土过几块人类化石(一块下颌碎片和六颗牙齿),这些化石是从大约 70 万年前一条小溪流沉积的一层砂岩中挖掘出来的。

马塔孟格 (Mata Menge) 化石遗骸比梁布阿 (Liang Bua) 类人猿早 65 万年,经证实,其祖先至少有三具下颌和牙齿比弗洛勒斯人还要小一些的化石,这意味着在弗洛勒斯类人猿历史的早期,他们就进化出了小体型。

然而,由于该遗址的化石记录中没有发现颅后元素(头部下方的骨头),因此无法证实这些索阿盆地原始人类至少与弗洛勒斯人一样小(如果不是略小的话)。

由于缺乏更多诊断样本,马塔孟格化石属于哪个物种也不清楚。不过,一些牙齿被认为是早期亚洲直立人和弗洛勒斯人牙齿的中间形态。

这项新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由东京大学的 Yousuke Kaifu 教授、印度尼西亚地质调查中心的 Iwan Kurniawan 和伍伦贡大学的副教授 Gerrit van den Bergh 领导。

报告称,在马塔蒙格发现了三块距今 70 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这是该遗址数季野外发掘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新发现的化石包括第一个颅后元素,即成人肱骨远端骨干(上臂骨的下半部分)。

人们期待已久地从马塔蒙格遗址出土了化石肢骨,因为它为弗洛勒斯人的祖先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证据。

微结构的数字显微镜检查表明,这根小肱骨来自一个成年人。根据骨骼的估计长度,研究小组能够计算出这名古人类的身高约为 100 厘米。这比梁布亚 6 万年前的弗洛勒斯人骨骼的估计身高(根据股骨长度约为 106 厘米)矮了约 6 厘米。

论文共同作者、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人类进化研究中心的亚当·布鲁姆教授说:“这块有 70 万年历史的成人肱骨不仅比弗洛勒斯人的肱骨短,而且是全世界已知的古人类化石记录中最小的上臂骨。”

“这个非常罕见的标本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即弗洛勒斯人的祖先体型极小;然而,现在从这根肢骨的微小比例来看,‘霍比特人’的早期祖先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还要小。”

马塔蒙格遗址中发现的另外两颗古人类牙齿尺寸也很小,其中一颗牙齿的形状特征与爪哇早期直立人最为相似。这种相似性并不支持弗洛勒斯人是从更早、更原始的古人类进化而来的假设,这种古人类从未在印度尼西亚或非洲以外更广泛的地区发现过。

马塔蒙格人类遗骸目前共有 10 具化石标本,至少来自四个人(包括两个孩子)。所有这些人的解剖结构都与梁布阿弗洛勒斯人非常相似,现在可以被视为这种人类的较老变种。然而,虽然这种早期形态是“霍比特人”的直系祖先,但其牙齿结构不如梁布阿的后代那么专业(牙齿更原始)。

此外,从微小的臂骨可以明显看出,在弗洛勒斯人早期的历史中,身体尺寸曾出现过极端的缩小。

“弗洛勒斯人族的进化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数,”布鲁姆教授说。“然而,新化石有力地表明,‘霍比特人’的故事确实始于一群被称为直立人的早期亚洲人族,他们不知何故被孤立在这个偏远的印度尼西亚岛屿上,大约一百万年前,他们的体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