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感染H5N1流感的奶牛的生牛奶样本的小鼠呼吸器官中的病毒含量较高,而其他重要器官中的病毒含量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动物食用生牛奶存在感染H5N1的风险,并对其对人类的潜在风险提出了质疑。

喂食受感染奶牛生牛奶的小鼠体内发现高水平的H5N1流感病毒

自2003年以来,H5N1流感病毒已在​​23个国家传播,主要影响野生鸟类和家禽,约有900例人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与受感染鸟类有过密切接触的人中。然而,在过去几年中,一种名为HPAIH5N1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传播并感染了50多种动物,3月底,美国报告了德克萨斯州奶牛中爆发的病毒疫情。迄今为止,九个州的52个牛群受到影响,在患有结膜炎的农场工人中发现了两名人类感染病例。尽管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该病毒具有人际传播能力的遗传证据,但公共卫生官员正在密切监测奶牛的情况,作为总体流行病防范工作的一部分。

为了评估饮用生牛奶感染H5N1病毒的风险,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兽医诊断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感染奶牛的生牛奶滴喂给五只老鼠。这些动物在第一天就表现出疾病的迹象,包括嗜睡,并在第四天被安乐死,以确定器官病毒水平。研究人员发现,动物的鼻腔、气管和肺部病毒水平较高,其他器官病毒水平中等至低,与其他哺乳动物中发现的H5N1感染一致。

除了对小鼠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测试,以确定哪些温度和时间间隔可以灭活奶牛生牛奶中的H5N1病毒。将四个已确认H5N1水平高的牛奶样本在63摄氏度(145.4华氏度)下分别测试5、10、20和30分钟,或在72摄氏度(161.6华氏度)下分别测试5、10、15、20和/或30秒。在63℃的每个时间间隔下都能成功杀死病毒。在72℃下,病毒水平在15秒和20秒后降低但并未完全灭活。然而,作者强调,他们的实验室研究与生牛奶的大规模工业巴氏杀菌并不相同,并且反映的实验条件应通过在商用巴氏杀菌设备中直接测量受感染的牛奶来复制。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感染H5N1的生牛奶在4℃(39.2华氏度)下储存五周,发现病毒水平仅略有下降,这表明生牛奶中的病毒在冷藏温度下保存时可能仍具有传染性。

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结论是,所有证据继续表明商业牛奶供应是安全的。虽然实验室台式研究提供了重要、有用的信息,但存在一些局限性,对现实世界的商业加工和巴氏灭菌的推论提出了挑战。FDA对17个州零售点收集的297种零售乳制品进行了初步调查,这些产品代表了38个州132个加工厂生产的产品。所有样品均未发现活病毒。这些结果强调了开展更多研究以紧密复制真实世界条件的机会。FDA与美国农业部合作,正在进行巴氏灭菌验证研究-包括使用均质机和连续流巴氏灭菌器。一旦有更多结果,我们将立即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