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协作设计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增强儿童的理解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最近一项针对200多名芬兰四年级和七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当学校通过新教育技术支持的实践活动教授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时,儿童和年轻人对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得到了提高。
该研究探索了儿童在参与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协作设计过程中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解释是如何演变的,并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和伦理问题。这项研究发表在《教育信息学》和《新媒体与社会》上。
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存在,但它们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人工智能算法会向我们推荐我们可能喜欢的新闻、音乐和电影,并向我们投放个性化广告。然而,许多学校在教育儿童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工作原理和影响方面做得不够。
由东芬兰大学牵头,并有其他三所大学和其他合作伙伴参与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项目致力于通过开发基于研究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和课程材料来应对这一挑战。2023年春季,芬兰约恩苏的学校组织了第一轮人工智能教育,这也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三个研讨会上,孩子们学习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研究人员研究了孩子们如何解释算法偏见,以及这些解释在研讨会期间是如何演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讨会期间,孩子们对算法偏见原因的数据驱动解释得到了显著发展。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研讨会增强了儿童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伦理方面的概念理解。研讨会还教会他们批判性地评估人工智能技术,”东芬兰大学高级研究员HenriikkaVartiainen指出。
她表示,研究结果强调了学校开展合理的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技术和课程活动可以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的儿童的自主性、理解力和道德意识。
“研讨会采用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在第一次研讨会上,孩子们在我们为初学者设计的新教育技术的支持下集思广益并创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东芬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JuhoKahila说道。
“使用这个学习工具,孩子们按照数据驱动的设计工作流程制作了自己的基于图像分类器的应用程序,并且还测试了其他人创建的应用程序。这增强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工作原理的理解。”
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研讨会的重点是人工智能的社会和伦理影响。例如,孩子们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建图像,在其中寻找算法偏差,并对人工智能的社会和伦理影响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讨论。
Kahila指出:“将人工智能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有机会与同学共同设计和创建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让孩子们从人工智能中学习变得有意义且令人兴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