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出疏散星团层状结构检测新方法
疏散星团的形态学研究可以为追溯星团的形成机制提供观测证据,有助于探索星团的演化过程。
疏散星团在二维(2D)投影平面上的形态大多符合核壳结构。然而,这种分层结构是否真的存在于三维(3D)空间中尚不得而知。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XAO)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盖亚数据的玫瑰图叠加方法,用于研究太阳附近500秒差距(pc)内疏散星团样本的三维层状结构。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定量描述疏散星团的形貌,为疏散星团样本的三维结构识别提供方法支持。该方法可能在疏散星团的结构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研究人员利用玫瑰图定量描绘了疏散星团在3D空间中三个投影面上的随机形态。通过叠加得到每个疏散星团样本的合成玫瑰图,并以合成图是否具有稳定的核心圆作为指标来识别疏散星团样本是否具有三维层状结构。
他们发现,如果一个星团的叠加玫瑰图中出现一个稳定的内环,那么这个疏散星团就具有三维层状结构。此外,他们定义了3D层状结构的基本参数,包括圆形核区域和不规则核区域、不稳定核区域以及层状结构的不稳定参数。
通过统计分析,他们还发现,疏散星团样本的圆形核区与其自身成员星的数量保持着较为显着的正相关,而层状结构的不规则核区则与其成员星数量呈显着负相关。疏散星团样本及其自身成员星的数量。
这项研究首次使用玫瑰图叠加法探索疏散星团的三维层状结构。星团三维层状结构背后的物理机制以及星团三维层状结构形成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