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强度与其产生的行星尘埃有关
有些恒星会产生尘埃。但与电视柜下面的东西不同,这些尘埃在星系的总光度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长期观测数据来了解星际尘埃与恒星亮度的相关性。
渐近巨星分支(AGB)恒星通常比我们的太阳稍老且稍大。它们也是太空尘埃的主要产生者,尤其是那些恰如其分地称为“尘埃渐近巨星”的尘埃。由于AGB恒星是膨胀的红巨星,它们的外层大气很冷,凝结和辐射压力将尘埃推向外。
星际尘埃是包括行星在内的固体物体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尽管研究调查了这种灰尘是如何产生的,但这个过程还不是很清楚。一些AGB恒星被认为通过其外层的膨胀和收缩来控制尘埃的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恒星脉动,会导致恒星光度发生变化。
研究恒星脉动与尘埃形成之间的关系需要中红外(IR)监测。任何辐射热量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辐射,因此几乎所有天体都会发出一些红外线。物体辐射最强的波长取决于它的温度,这意味着某些红外波长比其他波长更适合研究某些物体。中红外在10至140开尔文(-263°C/-442°F至-133°C/-208°F)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可用于观察行星、彗星、小行星,重要的是,被星光温暖的尘埃。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AKARI和WISE卫星上使用的两台红外太空望远镜的数据,深入了解AGB恒星的尘埃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KengoTachibana说:“我们研究恒星,它们发出的红外光是帮助我们解开它们秘密的关键信息来源。”“直到最近,由于缺乏先进的专用平台,大多数IR数据都来自非常短期的调查。但像AKARI和WISE这样的任务让我们能够进行更长期的调查。”
自2011年退役以来,AKARI是日本第一颗致力于进行红外观测的卫星,使用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测量天空。广域红外探测探测器(WISE)是NASA红外太空望远镜,最初于2009年12月发射,2011年2月进入休眠模式,并于2013年作为近地天体广域红外探测探测器(新智)。
结合AKARI和WISE收集的中红外数据,研究人员能够生成长期观测数据。这项研究是关于中红外变异性的最大研究,这是一种衡量恒星产生的尘埃数量的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尘埃渐近巨星的光强度与其尘埃产生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多亏了长期的红外观测,我们发现尘土飞扬的AGB发出的光会发生变化,”Tachibana说。“我们还发现,这些恒星产生并喷出的球形尘埃壳的尘埃浓度随恒星光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调查的169个尘土飞扬的AGB中,无论它们的变化周期如何,它们周围的尘埃浓度都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确定这些是相关的。”
对于打算利用智利东京大学阿塔卡马天文台获得的红外观测结果探索星际尘埃产生机制的研究人员来说,这项研究只是一个开始,这可能有助于揭示更多关于我们自己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信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