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可以解释海底小球的形成
我们的太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数百颗兄弟恒星一起在恒星托儿所内形成,即使在今天,它偶尔也会与“Oumuamua”和“鲍里索夫”等星际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一些星际物质已经到达地球。最近,阿维·勒布和他的团队在美国宇航局研究笔记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他们认为他们在海底发现了一些这种星际物质。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种材料的来源更为本地化。
最初的研究基于 2014 年一颗流星,该流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岸附近进入地球大气层。对它的撞击轨迹的观察表明它可能起源于外星。既然我们知道它击中的位置,为什么不寻找它的碎片呢?这使得勒布的团队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的海底,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富含铁的小球体,称为小球。该研究分析了这些小球的成分,发现同位素分布非常不寻常,它们必定具有星际起源。
虽然这听起来很引人注目,但有一些警告。首先,2014 年流星的轨迹尚不清楚。我们知道一般的撞击区域,但数据根本不足以证明这些球体来自这颗特定的流星。第二个是“不寻常”的同位素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并不罕见。Steve Desch 在arXiv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源自太阳系的物体存在铁同位素比率分布,特别是57 Fe 和56 Fe 的比率。“外来”小球的比例正好在该范围内。如此之好以至于他们成为星际的几率不到万分之一。所以这些小球有本地起源。
但它们很可能是由撞击事件形成的,因此这项新研究更进一步。这些小球的起源是否存在已知的撞击?事实证明是有的。它们被发现的地区是澳大利亚玻璃陨石散布场的一部分。这是一片横跨东南亚至南极洲的广阔区域,是由79万年前的一次巨大撞击造成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同位素比率,发现它们与其他已知的澳大利亚玻璃陨石一致。
所以这些特殊的小球有一个本地起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星际陨石不存在。据我们所知,几乎可以肯定地球上存在着等待被发现的星际物体。我们只需要继续寻找他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