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捕捉到巨大的恒星形成复合体
这张来自 NASA/ESA/CSA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图像展示了大麦哲伦星云 (LMC)(银河系的卫星星系)中的 H II 区域。这个被称为 N79 的星云是一个被电离的星际原子氢区域,被韦伯中红外仪器 (MIRI) 捕获。
N79 是一个巨大的恒星形成复合体,横跨大约 1,630 光年,位于大麦哲伦西南地区普遍未被探索的区域。N79 通常被认为是 30 Doradus(也称为狼蛛星云)的年轻版本,后者是韦伯最近的另一个目标。研究表明,在过去 50 万年中,N79 的恒星形成效率是剑鱼座 30 的两倍。
这张特殊的图像以三个巨型分子云复合体之一为中心,称为 N79 South(简称 S1)。这个明亮物体周围独特的“星爆”图案是一系列衍射尖峰。所有使用镜子收集光线的望远镜(如韦伯望远镜)都具有这种因望远镜设计而产生的缺陷。
在韦伯的例子中,由于韦伯 18 个主镜部分的六边形对称性,出现了 6 个最大的星爆尖峰。像这样的图案只有在非常明亮、紧凑的物体周围才会明显,因为所有的光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大多数星系,尽管在我们的眼睛看来很小,但比单个恒星更暗且更分散,因此不会显示出这种模式。
在 MIRI 捕获的较长波长的光中,韦伯对 N79 的观察显示了该地区发光的气体和尘埃。这是因为中红外光能够揭示云层深处发生的情况(而较短波长的光会被星云中的尘埃颗粒吸收或散射)。一些仍然嵌入的原恒星也出现在这个领域。
像这样的恒星形成区域引起了天文学家的兴趣,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与宇宙仅数十亿年、恒星形成处于鼎盛时期观察到的巨大恒星形成区域的化学成分相似。我们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区域并没有以与 N79 相同的速度产生恒星,并且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韦伯现在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将 N79 中恒星形成的观测结果与该望远镜对早期宇宙中遥远星系的深层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对比。
对 N79 的这些观测是韦伯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正在研究形成恒星的星周盘和包层在大范围质量和不同演化阶段的演化。韦伯的灵敏度将使科学家能够首次在大麦哲伦距离处探测到质量与太阳质量相似的恒星周围形成行星的尘埃盘。
该图像包括以蓝色显示的 7.7 微米光、以青色显示的 10 微米光、以黄色显示的 15 微米光和以红色显示的 21 微米光(分别为 770W、1000W、1500W 和 2100W 滤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